?政策解讀|《冷鏈物流發展規劃》落地,冷庫建設迎來新機遇?
?政策背景?
2023年8月,國務院正式發布《“十四五”冷鏈物流發展規劃》,明確提出到2025年,我國將建成覆蓋主要農產品產地和消費地的冷鏈物流網絡,新增冷庫容量超3000萬噸,冷鏈流通率提升至50%以上。政策重點支持三類冷庫建設:
1. ?農產品產地冷庫?:針對果蔬、肉類等生鮮主產區,建設預冷、分級包裝設施,減少“田間損耗”(目前農產品流通損耗率高達20%-30%);
2. ?城市冷鏈配送中心?:在京津冀、長三角等城市群布局集約化冷庫,解決“最后一公里”配送難題;
3. ?智慧化改造補貼?:對采用自動化倉儲系統、光伏儲能設備的冷庫,提供最高30%的財政補貼。
?行業影響與機遇?
· ?中小型冷庫爆發式增長?:生鮮電商、社區團購企業為降低物流成本,紛紛在城郊布局500-2000㎡的中型冷庫,冷庫租賃需求較去年同期增長45%;
· ?綠色技術成剛需?:政策明確要求新建冷庫能耗降低15%,推動二氧化碳復疊制冷、磁懸浮壓縮機等低碳技術普及,相關設備廠商訂單量增長70%;
· ?區域市場分化?:中西部地區冷庫人均保有量僅為東部1/3,甘肅、云南等省份已出臺地方性補貼政策,吸引資本涌入。
?企業應對策略?
中國冷庫網數據顯示,2023年上半年平臺冷庫設計咨詢量同比增長120%,其中80%用戶關注“政策補貼申請流程”。對此,平臺聯合行業協會推出江西冷庫建設補《冷庫建設補貼實操指南》,覆蓋16省市申報細則,并上線“政策匹配工具”,幫助企業一鍵測算補貼額度。